白茶文学

白茶文学>大宋超级学霸 全文阅读 > 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(第1页)

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(第1页)

    范宁只呆了一个时辰便和明仁告别了,他下午还要看厢军演练防御阵,实在抽不出时间,而下午明仁也要离开莱州港前往泉州,临行前,范宁要了几筐椰子和两串刚刚养熟的香蕉,给手下们尝尝鲜。    当天晚上,范宁便连夜离开了莱州赶回应天府。    三天后,范宁一行抵达了应天府最东面的虞城县,此时已是中午时分,县城还在三十里外,范宁见路边有座茶棚,便对十几名手下道:去那边吃点东西,我们歇一会儿。    众人纷纷下马,牵马来到茶棚前,茶棚掌柜连忙满脸笑容迎上来,欢迎客官来休息片刻,喝碗热茶!    有酒的话,先来一坛!    有酒,有我自己酿的梨酒,远近有名,客官可要好好地尝一尝!    众人拴上马,进茶棚坐下,伙计抱着一坛酒上前给他们倒酒,按规定,农村的酒只能只酿自饮,不允许出售,不过也只有京城管得严,其他各个地方基本上都管不住了。    范宁也懒得多管此事,又问道:有什么吃的    有肉沫汤饼、鸡蛋汤饼、肉包子、素包子、酱肉、豆腐、煎饼裹酱菜、羊肉煎饼等等,还有新鲜的梨和柿子。    每人来一碗肉沫汤饼,其他肉包子、酱肉、羊肉煎饼,有多少上多少!    客官稍等,马上就来。    几名伙计连忙去备菜,范宁打量一下周围,茶棚下一共八九张桌子,他们占了四桌,其他几张桌子也基本上坐满了。    这时,范宁见最边上一张桌前坐着几名身穿皂衣的公差,一名中年男子带着木枷,愁眉苦脸坐在一旁。    几名官差哥哥,给我也吃碗酒吧!带木枷的男子哀求道。    哼!吃了官司还想占我们的便宜,要么我们的酒钱你来掏,要么就闭嘴!    我身上正好没钱,要不先欠着几位的,回头我一定还。    为首公差看了看他,便招手道:酒保,再来四碗酒!    旁边一桌人低声议论道:无妄之灾啊!罗员外一向老实胆小,这种事情被他摊上,他也只有认倒霉了。    就是!当初就劝他不要当这个都保正,他不听,还以为自己当官了,结果白白吃了官司。    范宁心中有些奇怪,便问旁边一名客人,那个中年男子是都保正    是树山乡的罗员外,府里推行保甲法,他当上了都保正。    那怎么会吃官司范宁又问道。    客人冷笑一声道:他们乡欠税严重,县里责令他一个月内把税收上来,他这个人名声不太好,据说很多农户都不睬他,结果田税收不上来,县里就把他拘押了。    范宁眉头一皱,按照保甲法的规定,如果都保正收不上来税,他可以交给县里,由县里派人下乡催税,和这个都保正何干    另一名老者摇摇头,不懂就别瞎说,罗员外被抓不是田税的事情,而是杂费太大,他被人告了,才被抓。    还有什么杂费范宁着实不解。    老者见范宁不像普通人,便摇摇头,这个我可不能说,说了会惹祸上身,官人就别为难我了。    范宁也不多问了,这时公差喝完酒,押着罗员外走了,旁边几名客人也结账走人,不多时,茶棚里只剩下范宁他们四桌人。    跟随范宁巡视的公孙玄策低声问道:府君,是不是保甲法出事了    去年王安石要在应天府试行变法,得到了赵仲针的大力支持,范宁虽然制止了青苗法,但保甲法还是实施了。    保甲法的作用是为保证税赋催缴,以前都是县里派公差下乡去挨家挨户要税,县里的压力很大,也根本忙不过来。    实施保甲法后,改由都保正负责收税,不肯交税的刺头则由县里派人催缴,和都保正无关,范宁也觉得实施保甲法能大大减轻县里的负担,有利于税收,便同意了。    范宁摇了摇头,我也不知道,不过我感觉有点奇怪,保甲法应该没有什么漏洞才对,你问问掌柜吧!    公孙玄策立刻把掌柜召上来,问他道:刚才那位罗员外被抓是怎么回事    掌柜有点为难,半晌道:这里面有点复杂,官人不是本地人,最好不要打听,会惹祸的。    你随便说说,我们也随便听听,出了这座茶棚,我们也就忘了。    掌柜见茶棚里没有本地人,便压低声音道:这里面其实说不清楚的,公差下乡也要吃住,还要补贴钱,这些开支县里不承担,摊给乡下,听起来好像不多,但一年下来,也是一大笔钱。    不对吧!    范宁开口道:公差下乡费怎么会是乡里来承担这些杂费一直都是县衙负担的。    范宁知道这笔费用其实一直就有,由于官府是替转运使司催税,转运使司就会根据税额每年补贴给地方官府一笔收税劳务费,再由各州分解给各县,大宋立国以来一直就有,这次推行保甲法并不涉及这笔费用。    掌柜摇摇头道:事情没有那么简单,若没有好处,谁愿意当都保正保衙也有开支的。    范宁有点明白了,这就是保甲法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,保正和都保正的开支谁来承担    王安石颁布的条款中明确规定都保正的支出应该是县里承担,县里公差出勤天数减少,那么一部分开支就应该转给各乡各保,作为他们的经费。    是不是这个罗员外私下摊派保正的开支,结果数额太大,被人告了    数额是很大,听说这个罗员外一年收了三百贯钱,差不多一家一贯钱,但这钱到底该谁拿,这才是关键,客人明白了吗    范宁缓缓点头,他完全明白了,县里震怒并不是因为罗员外擅自向百姓摊派杂费,而是这笔钱被罗员外独吞了,这才是罗员外被抓的原因。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。。    众人吃饱喝足,又上马出发了,公孙玄策问道:要去县衙吗    范宁摇摇头,直接回应天府。    府君不想管这件事    管了又如何,不管又能怎样    范宁轻轻叹口气,问道:你觉得保甲法的问题出在哪里    公孙玄策想了想道:保甲法的实质就是在乡这一级增加了一个衙门,就像那个掌柜的称呼,保衙,我们应天府或许不承认,但在百姓眼中,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了。    范宁点点头,以前县里的各种开支都指望上面下拨,一直都很拮据,叫做清汤煮县衙,现在增加了一个保衙,县里就有了一条敛财之道,变法的结果就是朝廷收入增加,但百姓却更加困苦了。    府君说得对,朝廷本意是不想给百姓增加负担,但到了县里,变法就成了敛财之道,县里收入充沛了,朝廷的税赋保证了,但最终结果却是百姓负担大大增加。    一点没错,变法的本质就是利益重新分配,可如果朝廷动不了权贵的利益,那么朝廷增加的利益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盘剥百姓。    范宁心中十分感慨,如果将来王安石推行变法,恐怕自己也要成为反对派了。    宋朝实行的是强干弱枝,军队不用说了,禁军直属于三衙,厢军属于安抚使司,地方官府只有少量乡兵。    而在财政上,农村税赋收入归转运司,城市商税以及茶酒等大宗专卖收入归提举司,州县官衙几乎没有收入,只能靠朝廷划拨一点经费,或者通过地租、房租获得点小收入补充财力。    这样一来,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就十分牢固,能有效避免汉末地方割据以及唐朝藩镇割据的重演。    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,正因为朝廷的强大压制使地方官府无法向上突破,那么也只能向下寻找财源,但百年来制度稳固,地方官府也苦于没有扩张财源的借口。    王安石变法最后变成害民之法,根源就在于此,一旦实施变法,地方官府就找到了向下盘剥百姓的借口,压制了百年的地方官府欲望一旦被释放出来,势必会对乡村基础形成强大的破坏力。    看透了变法的实质,这一刻范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,大宋要想改变三冗和积弱局面,必须对内实施强军,而对外实施扩张掠夺,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